
在“慶祝建黨百年·贊歌奮鬥青春”主題團日,204277團支部一道前往國家博物館參觀了《複興之路》與《希望的田野——脫貧攻堅共享小康社會攝影展》主題展覽。展覽所呈現的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産黨帶領下追求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光輝曆程與全國人民齊心協力脫貧攻堅、筚路藍縷而創造出的希望碩果讓同學們深深觸動。

剛踏入《複興之路》的展廳,一幅巨大的褐色浮雕便映入眼簾,這正代表了中華民族的複興之路是坎坷而又磅礴的。沿着時間軌迹,同學們開始參觀展廳,從鼠首、兔首中,同學們體味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下舊中國遭到的淩辱,也更深刻的明白了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從南昌起義戰士們的雕塑中,同學們看見了同胞們身處屈辱苦難的泥沼卻毅然奮起抗争的堅韌面容;從金燦燦的“兩彈一星”功勳獎章中,同學們感受到了革命先輩們在曲折的探索改革的道路上穩健的步伐;從一張張珍貴的中共代表大會照片中,同學們領悟到了中國共産黨黨員們如何用血與淚構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曆史總是沉默着不說話,《複興之路》展覽就這樣默默向同學們展示着一段段過往,當同學們即将走出陳列館時,回想起這一路來一代代中國人努力奮鬥的艱辛與不易。國家複興之路的曆程,經曆了歲月的磨砺和洗滌。中國共産黨領導着廣大人民群衆,為實現共産主義這個最終目标而不斷探索着、奮鬥着、發展着、前進着。再回望今朝中華民族已然屹立于世界東方,同學們不禁由衷地相信:中華兒女的夢想和追求一定能實現!中國的複興之路也必将實現!

平複激動的情緒,再邁入《希望的田野》展覽,去看看脫貧攻堅的偉大成果,同學們更堅信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上中國人民會取得更大的勝利。曾經被貧窮籠罩的田野、山川、村莊,在脫貧工作者的幫助下換了新顔。懸崖村的孩童們不再為了學業而直面生命威脅,十八洞村的苗族鄉寨也添了一抹亮色,奔上小康的一張張笑臉是那樣耀眼,那樣明媚!正像剛進入展廳所寫的那樣“廣大脫貧群衆露出了真誠的笑臉,這是對脫貧攻堅的最大肯定”。在展覽盡頭金黃的麥田旁,同學們久久駐足,百年風雨,百年奮鬥,峥嵘歲月,終凝結成了美好生活的春華秋實。正如葛海鑫同學所感慨道“一張張珍貴的照片,記錄了擺脫貧困中人民的由衷喜悅,也見證了這種大規模根除貧困,種下小康希望的偉大創舉。這讓我感受到了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中國社會正在蓬勃健康地發展,中國人民正在黨的領導下走在更為美好更加幸福的道路上,向着未來與希望進發。”

參觀完展覽後,雖然同學們已經走出博物館,但是同學們的心情依舊澎湃。同學們将永記這份走過的複興之路、駐足于希望田野的珍貴回憶,并為之不懈奮鬥。以實際行動迎接建黨百年,一起奏響奮鬥青春贊歌!

出品|北航人工智能研究院
文案 | 葛海鑫
排版 | 孟端倪